跳到主要內容

泰凡尼克遊戲廚房—我的麵團進化史

依照麵包機食譜在家自製烘培的土司,其實有個無法與市售麵包抗衡的缺點(或優點?),那就是土司本身的柔軟與溼潤度。

由於,各品牌的機器攪拌麵團的出筋程度並不相同,加上自製麵包往往不會添加額外的化學改良劑。所以出爐的土司,如果沒立即吃完而冷藏過夜的話,往往只能靠電鍋的蒸汽,來挽回麵包原本嬌嫩的「麵皮」。



我後來,雖然心不甘情不願地用了可增加麵團筋性的『小麥蛋白』。但是,在改善麵團保溼與柔軟的程度,還是有限到無法令我滿意。於是,決定上網學藝,好好搜尋各家達人的家藏秘方。

感謝網路24 hrs圖書館的方便與眾多烘培高手的無私,在吸取了各家心得精華後,我家遊戲廚房的自製土司,終於,也升級到更能端出抬面的美味口感。

基本來說,欲改善前述缺點,可以從以下來著手。

A. 食材配方的調整
B. 投料的順序先後
C. 攪拌的時間程度
D. 麵團的種類運用

雖然,目前僅實驗了部份方法。但是,土司進步的程度已讓我頗為驚喜。有興趣的朋友,大家就一起來玩看看,記得再回來分享心得吧。

A.【食材配方的調整】

麵團的液體基底,可以改用『鮮乳』代替水/果汁。我也試過用『優酪乳』來取代,成品的效果還算不錯。最好是選原味無糖的優酪乳,以免最後加入過多糖分而影響發酵。

若是用雞蛋的『蛋黃』取代部分液體基底(約佔10g左右),天然卵磷脂的成份,也會加強麵團保溼的效果。

曾看過達人建議,可以運用『稀飯米湯』。而我調整的配方,則是改用無糖的『糙米漿』。微黏的米汁,有著相當程度保溼功用。這是既營養又美味的好選擇。

另外,若用『起司』來取代奶油,也是一種增加土司柔軟度的方法。

B.【投料的順序先後】

要讓麵團夠濕潤的先決條件,就是必須給予足夠的水份,並讓麵粉能夠充分吸收。不過,配方中的砂糖與油脂若是過多,反而會抑制麵粉的蛋白質吸水效果。造成麵筋的含水溼潤度不佳。所以,適當的糖、鹽、液體比例,是成功的關鍵。

另外,一般使用『從上往下』攪拌的機器時,麵粉往往是最先倒入桶底的,然後再加入液體、蛋(選擇性)、糖與鹽。這樣的順序,可讓攪拌刀將各類成份充分攪勻,也能確保麵團吸收足夠水份。

但是,麵包機的設計是攪拌刀在桶底,屬於『由下往上』的攪拌方式。所以,我猜測或許是因此,麵包機的食譜才會建議先倒入液體與糖、鹽,然後才是麵粉與其他添加粉。

不過,不管是哪種機器,配方裡的『油脂』部份,都應該是等麵粉已經吸水形成麵團後,再加入橄欖油、奶油或起司等油類。因為,油脂會在乾麵粉顆粒上包裹形成油膜,進而影響吸濕抑制了麵筋的形成。

除此之外,為了增添土司風味而另外加進的乾料(如核果類、五榖粒…等),也應該等到麵團已經成型後,到後面階段再行投入。若過早投入乾料,則會在攪拌麵團的過程中,讓碎粒截斷麵筋而影響麵團的組織結構。

總而言之,調整『油脂』與『乾料』的正確投入順序後,想烘培出美味可口的麵包,機會就又近了一大步。

C.【攪拌的時間程度】

麵包機的『快速烘培』與『全自動』的功能選項,是為了最初使用者還完全沒信心時的傻瓜選擇。實驗幾次後,就可以放心跳階晉級去。建議單獨利用『揉麵團』、『發酵』與『烘烤』的功能,再自行依據配方的食材種類,調整以上功能的運作時間。

像攪拌麵團,我會視機器完成的程度,決定是否取出來再手動加工搓揉(這點常運用在花式與夾餡土司上)。這樣做的話,就可以趁機先拔掉桶內的攪拌刀,讓土司成型後少了「屁股」的刀痕。

若麵團表面仍然粗糙,也可單獨按機器的『揉麵團』功能選項,稍微加強攪到出筋薄膜的程度。由於麵包機底下的攪拌盤會在運轉過程中升高桶內溫度,因此,在攪拌時『打開桶蓋散溫』,也是減少麵團散失水份的訣竅。

D.【麵團的種類運用】

除了上述步驟外,最有立竿見影創造功效的辦法,就是改用『湯種』麵團。原理就是,將食譜中部分比例的麵粉與液體,先以燙麵方式所做成的糊化麵團經過冷藏後,再與一般麵團共同揉製成型。

這種混血麵團的保溼度相當好。自從我採取這個作法,就完全可以將小麥蛋白捨棄不用。土司不但仍是Q彈水嫩,甚至口感也比以往只增加筋性的小麥蛋白還要更好。讓我想拿去炫耀的信心大增。

*第一代湯種

配方:
液體基底(鮮乳/豆漿) 加熱到滾燙後,沖入碗底麵粉,並快速攪拌。之後,再加入奶油揉製成團。讓其降到室溫(有一說是,這裡就要包膜但開側邊,讓熱氣可散出),再包上保鮮膜放進冰箱冷藏半天至一夜。

我在實驗第一代湯種時,除了以上步驟外,還另外自作聰明加了黑糖與起司。結果,麵團變成好像超黏浸濕的麻糬。不過,後來拿來混搭正常的麵團,結果仍是好的令人開心。

*第二代湯種

配方:
先將『麵粉』+『蓮藕粉』,以7:1的比例混合。充分攪勻後,再將液體基底(鮮乳/豆漿) 加熱到滾燙,沖入碗底與之快速攪拌。之後,再加入奶油揉製成團。其餘步驟,如降溫與冷藏則都與之前相同。

這個第二代湯種麵團,是我目前最滿意的作法。用此配方所烘培出爐的各式甜、鹹土司,都美味到家。根據【KO’s Kitchen】的創意,甚至還能改用糯米粉、玉米粉或卡士達粉來玩變化,由於我尚未嘗試過這些變種作法,所以以後若有機會,再來分享。

【後記】
從過去,不進廚房只會到處找美食的懶人老饕,到現在,變成自己烘培亂創食譜的實驗者。這種成就感,實在是最好的心情興奮劑。雖然,失敗的作品,也有在口中難以下嚥的心痛時刻,但更多的是,做出好吃又健康養生的土司時,那種驕傲與開心的快感。

附註:
【美食生活家】
麵團調製訣竅:
http://blog.xuite.net/apline.tw/cake/22627852?ref=rel

【KO’s Kitchen】幸福的滋味在廚房
麵團攪拌知識:
http://leilako.com/recipes/breadmaker/viewdoughs.html
湯種麵團配方:
http://leilako.com/recipes/breadmaker/recipe_alter.htm
布丁種麵團配方:
http://leilako.com/recipes/breadmaker/old%20dough%2001.html

【Tina 愛上做麵包】
用麵包機攪麵團:
http://blog.xuite.net/starmom/starmom/10058364

【康健雜誌】
健康麵包專輯(No.124期):
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index.jsp?id=5148
自製健康麵包(No.82期):
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index.jsp?id=667

相關文章:
上一篇 【
葡萄優格全麥土司
下一篇 【
芝麻豆漿湯種土司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平民貴公子美食報報---【1976】道地港式茶餐廳

常在消費昂貴的台北東區出沒的人,對於民生問題應該都有同樣煩惱,那就是很難找到『平價』又『好吃』的餐廳。因為兩項期望,通常只能滿足其一。當初,會知道這家隱匿在此區巷弄的好餐館,就是因為看到蘋果日報的美食報導。於是,抱著嚐鮮的心態,特地找了天專程去試菜。 這家命名為 【1976】 的道地港式茶餐廳,裝潢明亮現代、用色簡潔。很難讓人會聯想到,它的前身竟然是那家經營三十幾年老字號,位於仁愛路4段的 【香港廣東粥粉麵飯點心專家】 。

遊戲廚房(親子料理篇)--- 四神養生排骨湯

最近很開心的是,身旁朋友紛紛開始響應「愛狗好爸媽,回家下廚去」活動。大家逐漸減少餵食狗狗方便卻不天然的飼料,改以自煮新鮮營養食物來款待心愛寶貝。只花了點時間與小功夫,卻能讓愛犬健健康康地陪我們更久。實在太值得了!

平民貴公子美食報報-北醫美味尋奇(一)

過去在台北當寄居蟹的時候,曾在靠近台北醫學院的吳興街租住過幾年的時光。這條不知是不是台北最長的一條街,由於北醫眾多學生的滋養,孕育了相當多的餐館小攤等美食。像眾所皆知的牛肉麵名店之一『穆記』,就位於北醫對門。 公爵則本著發掘明日之星的宏願,努力於大街小巷中找尋無名美味,冒著吃肥又耗財的風險,勇於以身親嘗眾家招牌美食。既然北醫此區名店濟濟,這次就先推出此區美食報報第一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