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將被尊崇為萬世宗師的聖賢記事搬上螢幕,本來就可預期將會是眾人矚目,但亦會被嚴苛檢視的任務。
子曰:「吾十有五,而志於學。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」
畢竟,春秋史書記載有限。而世人對孔子的認知,除了『史記』之外,主要還是來自『論語』這本短短二十章節收錄其教誨弟子的思想觀點。如何從這些僅有史料,發展成一部能完整闡述風範事蹟的作品,並讓自小在教鞭下得熟背論語的觀眾能引發欣賞興致。我對這部周潤發闊別中文影壇數年再次參與的電影,有著滿滿的好奇。
哀公問曰:「何為則民服?」孔子對曰:「舉直錯諸枉,則民服。舉枉錯諸直,則民不服。」
故事,是從孔子人生的高峰點上揭開序幕。由於其想輔佐魯國國君整頓政事、禮教人民的雄心壯志,這時的他是個意氣風發、文才武略兼具的中都宰。面對外有虎視眈眈的齊國覬覦、內有三桓大夫的勢力要脅。在此內憂外患情勢下,點出孔子身在春秋亂世卻心懷遠大抱負的志向。
因此,編劇集中相當火力在此前半段情節,讓我們不僅看到孔子是力辯群雄、獨排眾議的策略者,而且也是智謀多端猶如孔明的兵法家。個人認為,電影在鋪陳孔子被魯君重用擢升為國相之後的政治角力鬥爭戲,相當精采。不僅周潤發的精湛演技得以發揮,同時對戲的其他演員也同等耀眼。
子曰: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」
就像飾演三侯之一季桓子的陳建斌,僅以內斂眼神及對白表情,就將那位城府極深的諸侯詮釋到讓人拜服。尤其,他的角色得從氣盛時期演到風燭殘年。片尾那幕白髮老人癱坐城牆遠望敵軍鋒火連天的長嘆,就讓人同感世事滄桑、何必當初的遺憾。
另外,姚櫓的魯定公,也將那位個性優柔寡斷、無力領導服眾的國君飾演到位。讓看戲的觀眾頗有追古溯今的感慨。
子見南子,子路不說。夫子矢之曰:予所否者,天厭之。天厭之。
在美術與攝影方面,從片中禮教習俗、文物器皿上看得出製作的用心考究。然而,這樣的嚴謹,卻在電影鋪陳衛國豔后南子的出場時,得到相當矛盾的錯覺。
為了刻意營造周迅所飾演的王妃艷麗絕倫,導演與服裝指導都以現代的唯美浪漫來烘托呈現。讓裸肩曼舞以及赤足奔跑,狠狠刮了當代禮俗民風的傳統。對比其他情節的認真考證,實在突兀。
不過,編劇在著墨南子與孔子相見的這段歷史情節,仍有不錯的佳作。那句「世人也許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,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到的境界。」就是一句對當時孔子被迫離開故居流離列國處境,相當畫龍點睛又觸動人心的現代對白。
在陳絕糧,從者病,莫能興。子路慍見曰:「君子亦有窮乎?」子曰:「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」
孔子原本門徒三千、擁有七十二賢。電影裡描述他落難而周遊列國事蹟時,則著力劇情在六位門徒(顏回、子路、冉求、漆思恭與公伯寮)的身上。透過六人性情品性各異的安排,讓這後半段的故事有多重方向的發展。
雖然,門徒事蹟部分情節與歷史不相吻合。不過,角色鮮明加上演員認真投入。成功地襯托出主角周潤發把孔子落魄滄桑的心情感慨,盡顯眼前。
只是,若刻意鋪陳劇情期盼牽動情緒的技巧不夠高明時,就顯得畫蛇添足。像是描述孔子愛徒顏回溺水救書的煽情戲,就有讓人恍神以為跳台到James Cameron的『鐵達尼號Titanic』的過度。
至於,電影為了堆砌營造如史詩般的壯闊磅礡,在故事裡的「四大戰役」(墮三都、夾谷會盟、齊魯大戰、武子台平叛)上,投入大量人力與特效製作。然而訝異的是,由鲍德熹領軍團隊所打造的戰爭格局,其精緻逼真度卻是普普而已。不免對其標榜億萬投資的產出,有點諷刺。
或曰:「以德報怨,何如?」子曰:「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
不過平心而論,大陸的製作在拍攝浩瀚歷史劇上,著實有人事地利與財源的優勢。將原本只存活在古書典籍裡的先賢,生動傳神地帶到世人面前。讓我從過去只在書上讀到的言教經典,重新由螢幕上孔子身教品性來領悟。
毒舌講評:
原來,至聖先師離我們的距離,並非如天地之遙不可及。萬世傳誦的事蹟,其實就是凡間起起落落的人生。
附註:
官方網站 http://confucius.pixnet.net/blog
維基中文百科:孔子傳記
『論語』:全文與導讀
子曰:「吾十有五,而志於學。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」
畢竟,春秋史書記載有限。而世人對孔子的認知,除了『史記』之外,主要還是來自『論語』這本短短二十章節收錄其教誨弟子的思想觀點。如何從這些僅有史料,發展成一部能完整闡述風範事蹟的作品,並讓自小在教鞭下得熟背論語的觀眾能引發欣賞興致。我對這部周潤發闊別中文影壇數年再次參與的電影,有著滿滿的好奇。
哀公問曰:「何為則民服?」孔子對曰:「舉直錯諸枉,則民服。舉枉錯諸直,則民不服。」
故事,是從孔子人生的高峰點上揭開序幕。由於其想輔佐魯國國君整頓政事、禮教人民的雄心壯志,這時的他是個意氣風發、文才武略兼具的中都宰。面對外有虎視眈眈的齊國覬覦、內有三桓大夫的勢力要脅。在此內憂外患情勢下,點出孔子身在春秋亂世卻心懷遠大抱負的志向。
因此,編劇集中相當火力在此前半段情節,讓我們不僅看到孔子是力辯群雄、獨排眾議的策略者,而且也是智謀多端猶如孔明的兵法家。個人認為,電影在鋪陳孔子被魯君重用擢升為國相之後的政治角力鬥爭戲,相當精采。不僅周潤發的精湛演技得以發揮,同時對戲的其他演員也同等耀眼。
子曰: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」
就像飾演三侯之一季桓子的陳建斌,僅以內斂眼神及對白表情,就將那位城府極深的諸侯詮釋到讓人拜服。尤其,他的角色得從氣盛時期演到風燭殘年。片尾那幕白髮老人癱坐城牆遠望敵軍鋒火連天的長嘆,就讓人同感世事滄桑、何必當初的遺憾。
另外,姚櫓的魯定公,也將那位個性優柔寡斷、無力領導服眾的國君飾演到位。讓看戲的觀眾頗有追古溯今的感慨。
子見南子,子路不說。夫子矢之曰:予所否者,天厭之。天厭之。
在美術與攝影方面,從片中禮教習俗、文物器皿上看得出製作的用心考究。然而,這樣的嚴謹,卻在電影鋪陳衛國豔后南子的出場時,得到相當矛盾的錯覺。
為了刻意營造周迅所飾演的王妃艷麗絕倫,導演與服裝指導都以現代的唯美浪漫來烘托呈現。讓裸肩曼舞以及赤足奔跑,狠狠刮了當代禮俗民風的傳統。對比其他情節的認真考證,實在突兀。
不過,編劇在著墨南子與孔子相見的這段歷史情節,仍有不錯的佳作。那句「世人也許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,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到的境界。」就是一句對當時孔子被迫離開故居流離列國處境,相當畫龍點睛又觸動人心的現代對白。
在陳絕糧,從者病,莫能興。子路慍見曰:「君子亦有窮乎?」子曰:「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」
孔子原本門徒三千、擁有七十二賢。電影裡描述他落難而周遊列國事蹟時,則著力劇情在六位門徒(顏回、子路、冉求、漆思恭與公伯寮)的身上。透過六人性情品性各異的安排,讓這後半段的故事有多重方向的發展。
雖然,門徒事蹟部分情節與歷史不相吻合。不過,角色鮮明加上演員認真投入。成功地襯托出主角周潤發把孔子落魄滄桑的心情感慨,盡顯眼前。
只是,若刻意鋪陳劇情期盼牽動情緒的技巧不夠高明時,就顯得畫蛇添足。像是描述孔子愛徒顏回溺水救書的煽情戲,就有讓人恍神以為跳台到James Cameron的『鐵達尼號Titanic』的過度。
至於,電影為了堆砌營造如史詩般的壯闊磅礡,在故事裡的「四大戰役」(墮三都、夾谷會盟、齊魯大戰、武子台平叛)上,投入大量人力與特效製作。然而訝異的是,由鲍德熹領軍團隊所打造的戰爭格局,其精緻逼真度卻是普普而已。不免對其標榜億萬投資的產出,有點諷刺。
或曰:「以德報怨,何如?」子曰:「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
不過平心而論,大陸的製作在拍攝浩瀚歷史劇上,著實有人事地利與財源的優勢。將原本只存活在古書典籍裡的先賢,生動傳神地帶到世人面前。讓我從過去只在書上讀到的言教經典,重新由螢幕上孔子身教品性來領悟。
毒舌講評:
原來,至聖先師離我們的距離,並非如天地之遙不可及。萬世傳誦的事蹟,其實就是凡間起起落落的人生。
附註:
官方網站 http://confucius.pixnet.net/blog
維基中文百科:孔子傳記
『論語』:全文與導讀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