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毒舌馬不負責影評室---搖滾啟示錄 (I’m Not There)

這是一部,絕對會讓觀影者有相當兩極化評論的傳記電影。


故事背後的真正主角--- Bob Dylon,我僅知道他是美國搖滾樂史的重要精神圖騰。對於他的生平、他的音樂,坦白說,我一無所知,也不在乎。

因此,在整個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裡。其實是很疲憊地強打精神,才能撐到看完終曲。走出戲院後,我應該有種解脫的感覺。但電影裏的片語浮影,卻又奇怪地縈繞心頭徘徊不去。

明明就是描繪Bob Dylon的傳記電影裡,他的名字從頭到尾都不曾出現過。明明故事是介紹Bob Dylon的生平轉變,但卻又搞了六個不同膚色、性別、年齡的演員,以七個不同名字的故事角色來隱喻。再加上片中採用跳脫年代順序、來回穿插的敘事方式,我被導演Todd Haynes的獨特原創手法,搞得實在驚嚇到啞口無言。

回頭上網努力搜尋有關Bob Dylon的介紹與評論,一點一滴重新去拼湊解讀,電影所遺留給我的迷惑片段。那個有著氣質陰鬱、蒼白削瘦的歌手,在腦海閱讀的資料累積下,慢慢地逐漸幻化成形。

於是,邏輯開始串起蛛絲馬跡,扮演起說書人來解讀片中各段故事涵意。為我再次將這傳奇歌手生平重新演敘。

一開場的流浪小天才吉他手Woody Guthrie (黑人童星Marcus Carl Franklin飾演),片中因為崇拜偶像現代民謠之父,而將自己改為同名同姓以示仰慕。他成熟超齡的演出,實在令人難忘。片中有幕是他與途中認識的兩位老黑們,一起坐在陽台彈奏演唱藍調樂。從原先單人獨奏,到兩人合鳴最後三人齊奏。那音樂的層次與節拍,讓我即使初次接觸竟也共鳴。

而現實上的Bob Dylon,不管在音樂風格上、服裝腔調與態度等,也都深受Woody Guthrie的影響。此故事片段的小吉他手角色,正比喻了Bob Dylon音樂啟蒙時期的背景。而黑人的詮釋,或許是用來加強註解藍調音樂對他啟發的意義。

蒼白陰鬱的詩人Arthur Rimbaud (Ben Whishaw飾演),在彷彿禁閉室的白牆旁,對著鏡頭緩緩道出獨特人生哲學觀點。如同為故事裡其他的各段角色,串起連結的精神軸心。

這就如同被世人譽為「天才詩人」&「文化英雄」的Bob Dylony,總是在其所創作如詩賦般的歌詞裏,表達對時代、對政治、對社會的憤慨與批判。藉由其音樂的傳達,讓聽眾來自我省思。

接著出場的,是開始受到樂壇矚目的民謠歌手Jack Rollins (Christian Bale飾演),他在舞台上以精湛的口琴與吉他重奏,將其所創作反映時事的歌曲介紹給社會大眾。此故事中很多部分,是藉第三者與據說有段情緣的女歌手Alice Fabian之觀點,來呈現介紹Jack這個人。而後段故事,抗議民謠歌手Jack Rollins後來卻突然轉變成傳達上帝福音的牧師John。這個大轉彎的橋段,也實在令看的人會捉摸不著頭緒。

事實上,故事裏的Jack正代表了Bob Dylon早期60年代在民謠歌曲創作上,表達對時事觀察與抗議譏諷的時期。他1965年發行的專輯『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』,還創先使用電吉他伴奏,掀起了搖滾民謠的首頁。

因為音樂創作而開始廣受歡迎的Bob Dylon,也面臨接踵而來的盛名包袱與心理衝突。在70年代時期,他開始嘗試變換各種不同樂風,民謠、搖滾、黑人藍調、甚至到宗教福音歌曲。也因為其創作的大幅轉變,甚至曾被激動的樂迷嚴厲批評為背叛者。

電影裏的戲中戲,最容易讓人昏頭轉向。另一段故事的角色,是電影明星Robbie Clark (Heath Ledger飾演)。觀眾在這裡看到的是,螢幕前與螢幕下Robbie的個性與生活。從熱戀到結婚,最後卻因為觀念的差異而導致感情走私,讓珍愛的家庭破碎在自己手中。

這段過程,原來是比喻了Bob Dylon的私下婚姻生活。導演藉著敘說一位電影明星的故事,不鑿痕跡地讓觀眾看到了,盛名歌手另一面脆弱的靈魂。

Heath Ledger在這場戲裏的演出,從年輕氣盛到困惑脆弱。看到他在從這部離世前的遺作,讓人不由得更加懷念這位年輕驟逝的天才演員。

直到電影中段才出場的角色,是正值巔峰但卻玩世不恭的知名歌手Jude Quinn (Cate Blanchett飾演)。由女演員來跨越性別詮釋這位年輕男歌手Jude,其陰鬱的氣質與蒼白瘦削的身型,完全重現了當初Bob Dylon在60年代全盛時期的形象。

據說這一段的編劇表現,更是大量參考了Bob Dylon在演唱會的演出實況,以及接受知名媒體訪談的紀錄片。片中Jude在某音樂會表演時,被樂迷噓聲挑釁卻不甘示弱地回嗆,導致更多人衝上前來大罵他是叛徒,讓他與樂團都落荒而逃的故事。在在都忠實呈現了當時的Bob Dylon所面臨的群眾反應。因為他過去的部分樂迷們認為,他已經從原本的良心創作者,開始轉向為投靠大眾商業化的搖滾歌手。

然而,一向堅持自我主張的Bob Dylon,面對這些由媒體帶領排山倒海而來的抗議聲浪,卻仍是不為所動。以一貫的冷傲靜默,來表達自己的堅持。

電影中,Cate Blanchett以素顏亂髮與壓抑女音的演技,讓這位帶著大墨鏡、頂著一頭捲髮的青年Jude,在此段故事最後,面對著鏡頭瞪視觀眾,直率簡潔地說出自己的真心話。

沒有其他贅言,沒有多餘動作。Cate以她傳神的演技,將Bob Dylon的神韻忠實呈現在所有知與不知的觀眾面前。

在他如此堅持自我地走過60、70與80年代後,1997年,Bob Dylon推出了讓他廣受讚揚,且獲得Grammy Awards「最佳專輯」榮譽的『Time Out of Mind』。當他上台領獎時,所有現場觀眾全部起立向其鼓掌致意。這讓他相當感慨萬分。他說:「我早已習慣自己的作品被詆毀與誤解。但我不得不這樣,假如我還想繼續往前走,就得面對這些無窮無盡的批判。我已經不太習慣人們這麼喜歡我的專輯,我想我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現在這種情況吧。」

步入白髮蒼蒼的後期,也是片中最後一個角色。導演則是借用了西部快槍殺手傳奇人物Billy The Kid (Richard Gere飾演) 而虛擬出一個故事。他隱姓埋名隱居在鄉間,僅一人一狗相伴過日。內心關心小鎮居民,卻又以化名與所有人都保持距離。直到小鎮面臨危機,才又不顧自己安危挺身而出,與敵人正面對峙。

這整段編劇的風格調性,其實是相當地虛幻與超現實。導演Todd將Billy The Kids原本傳奇事蹟裏亦友亦敵的警長Pat Garrett,用上段故事裏的歌手Jude Quinn所厭惡的新聞媒體記者Keenan Jones來擔任。藉古諷今地雙重隱喻,來闡釋Bob Dylon現實世界面對媒體的心態感受。

我在戲院初看時,完全被這天馬行空地關係牽扯,給唬爛到比瞎子還要摸不著頭緒。誰又會知道,想看懂這部電影,竟然還得先看過西方野史傳說呢!

不過,當電影接近尾曲,最後的角色Billy在逃亡的火車上,卻意外地與開場的角色Woody Guthrie的吉他不期相遇。在片中每段故事人物各自表述,但卻最終首尾相連的安排,讓片名【I’m Not There】自己做了最清楚的揭示。



I Am Not There

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;
I am not there. I do not sleep.
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.
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.
I am the sunlight on ripened grain.
I am the gentle autumn's rain.

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's hush,
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of quiet birds in circled light.
I am the soft stars that shine at night.

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;
I am not there, I did not die.


毒舌講評結論:
「What the hell,這倒底在講什麼鬼東西?」或是「Oh my God!這真是鬼才的傑作!」到底,看過電影後的感想會是哪一個?恐怕,只有你自己才會知道。

『曲高,恐怕和寡』,則是我對此片的看法。

附註:
電影官方網站
http://www.imnotthere-movie.com/
Bob Dylon網站
http://www.bobdylan.com/


推薦網站連結:
Wikipedia電影資料介紹
Lucy的知、悟、園
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平民貴公子美食報報---【1976】道地港式茶餐廳

常在消費昂貴的台北東區出沒的人,對於民生問題應該都有同樣煩惱,那就是很難找到『平價』又『好吃』的餐廳。因為兩項期望,通常只能滿足其一。當初,會知道這家隱匿在此區巷弄的好餐館,就是因為看到蘋果日報的美食報導。於是,抱著嚐鮮的心態,特地找了天專程去試菜。 這家命名為 【1976】 的道地港式茶餐廳,裝潢明亮現代、用色簡潔。很難讓人會聯想到,它的前身竟然是那家經營三十幾年老字號,位於仁愛路4段的 【香港廣東粥粉麵飯點心專家】 。

遊戲廚房(親子料理篇)--- 四神養生排骨湯

最近很開心的是,身旁朋友紛紛開始響應「愛狗好爸媽,回家下廚去」活動。大家逐漸減少餵食狗狗方便卻不天然的飼料,改以自煮新鮮營養食物來款待心愛寶貝。只花了點時間與小功夫,卻能讓愛犬健健康康地陪我們更久。實在太值得了!

平民貴公子美食報報-北醫美味尋奇(一)

過去在台北當寄居蟹的時候,曾在靠近台北醫學院的吳興街租住過幾年的時光。這條不知是不是台北最長的一條街,由於北醫眾多學生的滋養,孕育了相當多的餐館小攤等美食。像眾所皆知的牛肉麵名店之一『穆記』,就位於北醫對門。 公爵則本著發掘明日之星的宏願,努力於大街小巷中找尋無名美味,冒著吃肥又耗財的風險,勇於以身親嘗眾家招牌美食。既然北醫此區名店濟濟,這次就先推出此區美食報報第一砲。